各二级学院:
教育研习是师范生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课程,是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巩固教育实习成果,总结反思教育实习的成功经验,促进“理论—实践—再理论”的循环提升,提高师范生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。根据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,按照《阿坝师范学院“三习”贯通实施方案》(阿师院(2024)229号)《阿坝师范学院教育研习管理办法(试行)》(阿师院(2024)135号),现就做好2025届师范专业《教育研习》课程相关工作通知如下:
一、研习目标
教育研习重在对师范生实习过程的反思与研究,应该结合学科教学的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方法、新技术以及新课程的实施要求,通过实习经验交流、教学设计研讨、课堂观察评议、主题班会研讨和教育科研报告研讨等多种途径,对师范生实习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分析、探究与评价,以达到经验交流与反思、合作分析与探讨、及时总结与提升的目的。
二、研习要求
教育研习是实习生围绕教育见习、教育实习、教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所开展的系列研究活动,是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学校实践中教育、教学研究活动及其程序,在研究现实问题中熟悉教育研究的手段和技术。在各学院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下,按照《阿坝师范学院“三习”贯通实施方案》有序开展研习工作。在教学大纲、实施内容、质量标准及考核评价设计都必须涵盖师德体验、教学实践、班级管理、教研实践这四个方面内涵。
三、研习内容
包含以下五个主题。各学院也可自行定义研习主题,但是必须达到“四覆盖”要求及标准。
(一)师德践行研习
通过名师名家深度访谈或学习其经历历程,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,明确教师职业成长阶段与发展路径,内化教师职业态度及道德准则,形成教师职业情怀和职业道德规范,撰写先进教师事例,学科教学专家的教学思想学习与凝练等;
(二)教学实施研习
通过观察学习,微格教学,反思性教学,课标研习,教材研习,实习汇报课评议,课例案例研究等形式,主动关注新课程标准、新中考新高考,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功能及基本结构,理解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,熟悉本专业对应的基础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。注重自身教学基本技能的发展状况,如: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学评价技能等。
(三)班级管理综合育人研习
关注班级管理能力的发展状况。包括:班级常规管理,家校共育、班级活动组织,主题班会,学生思想教育,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特殊学生个案研习等。
(四)教研教改研究
关注基础教育科研素养的发展状况。包括:选题论证、研究设计、实施过程以及成果论述等;通过教研教改典型案例,结合教育调研报告等形式,了解教研教改课题的选取、研究目标、研究方法等,初步了解教研教改论文的写作方法。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途径,开展信息化教学案例等的信息技术研习。
(五)教育反思研习
反思师范生职业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历程,关注师范生角色转变和教师自我成长过程。
四、研习形式
可采用反思交流、观摩研讨、小组讨论、专题研习、个人陈述、教师点评和集体讲解等形式,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、主动探究和合作反思。
五、研习工作安排
(一)开课时间
师范生《教育研习》开课严格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执行,原则上开课时长不少于一周。由相关二级学院在第八学期第十周前完成。
(二)组织开课
《教育研习》由相关二级学院开设并承担教学任务,一般以分组教学为主。相关二级学院制定“2025届师范生教育研习工作方案”,方案至少包含以下内容:
1.师范专业教育研习的总体计划(研习时间、指导教师、主要内容和形式、组织方式、场地安排、教师和学生在研习前的主要准备工作、成绩考核方案和预期成效等),依照以上五个主题展开研习工作,确保“四覆盖”要求及专业认证标准。
2.教育研习日程安排表。
六、工作要求
1.学院高度重视,精心组织
开展教育研习活动,是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,是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必要条件,二级学院应高度重视,党政同抓,认真研究和制定工作方案,细心组织,严格要求,确保研习效果。
研习计划应明确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任务。研习指导教师原则上应是幼儿园中小学教学名师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、学科教学论任课教师、教育实习指导教师、国培省培教师等。相关二级学院应择优遴选指导教师并开展培训工作,确保指导质量。需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参与指导的,请与教师教育学院联系。
相关二级学院应认真组织和开发研习案例,形成并不断扩充案例库,适时纳入学校教育研习案例库。研习工作结束后,形成研习工作总结报告并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。
2.指导教师提前计划、做细做实
指导教师应根据学院教育研习工作的整体安排,给学生提前布置研习任务,以便学生准备研习材料。指导教师须对每个学生的至少一项案例材料进行一次讨论、剖析,并将主要指导过程形成指导纪要连同指导工作总结材料交本学院。
3.学生积极参与、力求提升
学生研习前须制定研习计划,认真准备研习材料,研习中主动参与、认真记录、勤于思考,研习后撰写好研习报告,教育研习报告装入学生实习档案。
4.教学检查
相关学院应在教育研习前形成“2025届师范生教育研习工作方案”,研习结束后连同研习总结一并发送至邮箱:abtusj@126.com,教务处根据本通知要求和学院工作方案开展相应检查。
七、成绩考核
《教育研习》课程主要从研习工作参与度、研习主题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成绩,成绩评定也须达到“四覆盖”及课程大纲要求。
各专业制定教育研习评价标准,结合研习工作参与度、学生自评、小组评价、指导教师评价、报告成绩等内容,由各专业教育研习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研习成绩进行评定。
教育研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,应予重修。
八、教学工作量
教育研习教学工作量参照一周实习教学工作量计算,即每个教学班计算为9个课时教学工作量/周。
九、未尽事宜,另行通知
附件:
1.教育研习报告评价标准(参考模板)
2.教育研习报告(参考模板)
教务处
2025年3月3日